治疗仪首页>栏目>小儿多动症形成原因

小儿多动症形成原因

发布者:经颅磁刺激仪时间:2019-02-21 14:54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目前研究在遗传、脑解剖、神经生化神经生理、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他方面均有些关联。

  (1)遗传因素 儿童多动症的发病长时期来被发现有家族倾向。早期的研究表明这种家族集合性与遗传有关。一二级亲属中有多动症者,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较高。通过对多动症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对照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的父母童年期有多动症历史者较多,多动症儿童的同胞兄弟姐妹患病率高于对照组数倍。

  (2)轻微脑损伤 大脑受伤特别是额叶损伤的患者,可出现注意障碍、多动等行为异常。因此,有人推测,多动症可能由于轻微脑损伤或疾病所致。但近年很多学者通过一些严格的病例对照研究,证实本病患儿中有明显的脑损伤和中枢神经异常的比例并不高。

1550732115101727.jpg

  (3)神经生化 主要是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两者之间存在不平衡。 动物实验以及对人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提示患多动症儿童主要是脑内儿茶酚胺的通路异常。尿、血和脑脊液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浓度测定,支持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更新降低的假说。多动症儿童脑脊液的测定结果为,多巴胺的更新率降低或是多巴胺的敏感性增高,验证了多动症的多巴胺假说。神经心理学、药理学和脑成像研究资料表明,额叶一纹状体环路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系统参与了本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4)神经解剖 近年采用同位素扫描技术检查脑的血流,发现多动症儿童额叶中央区和尾状核的血流灌注减少。另一研究发现,不论是注意障碍伴有多动症或伴有其他神经精神症状儿童组,在纹状体和脑室周围后注部的血流减少;相反,在主要感觉区和感觉运动区的血流相对灌增加。有研究表明:应用利他林后,灌注到基底节和中脑的血流增加,而灌注到前部皮质血流减少,特别是大脑皮质的运动区。因此,有人推测多动症的产生机制可能与大脑血流分布改变有关,但确切的结论,有待进一步证实。

  多动症到底该怎么办呢?

  经颅磁刺激仪

1550732074880430.png

  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经颅磁刺激(rTMS)出现,它是一种作用于大脑的神经调控技术,在临床神经疾病领域广泛应用。它是具有不同的刺激频率,高频是兴奋的作用,低频是抑制的作用,适用于对抗多动症。

  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原理: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在刺激部位产生感应电流,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为了帮助更多普通家庭的患者,择思达斯经颅磁科研团队致力于对经颅磁刺激技术的研究,开发了家用版的经颅磁刺激仪,考虑患者经济、生活上的压力,在价格上对用户的优惠尽可能提高,帮助患者避免因看病带来的经济困扰。

  家用版的经颅磁刺激仪,它小巧便捷、方便使用,不用耽误患者的学习工作时间,在家里就可以使用,也不用往返诊所路途奔波,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于多动症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更多疑问,可以加我们的微信:des6011,小编看到后都会及时回复的。